四川5000年蠶桑產業蓄勢“破繭”
“以前想盡辦法不讓桑樹長桑葚,現在一斤桑葚要賣10元!”4月19日,內江市東興區雙橋鎮元覺村,元先橋農業公司負責人劉洪指著山坡上的桑園盤算,靠一周前的首屆桑葚采摘節帶動,自己的700畝果桑今年僅靠賣桑果,收入就能超過70萬元。
200公里外,綿陽市涪城區蠶桑產業園。一輛集裝箱貨車駛出天虹絲綢公司,10噸超6A級雄蠶生絲即將漂洋過海,進入意大利等歐洲市場,成為愛馬仕、香奈兒、LV等奢侈品牌的指定原材料。
“2017年春,5A級生絲每噸已上漲7萬元,達到45萬元,今年廣西等地新絲又漲至60萬元?!薄斑^去兩年間,繭絲平均每月每噸漲1萬元?!薄吧z漲了價還缺貨,必須提前預訂?!薄敖衲晁拇ㄐQ種發放偏緊,桑園面積至少再增5萬畝?!苯衲晟习肽?,國內蠶桑市場“漲聲”不斷傳來。
古老的蠶桑產業,在沉寂了許久后,似乎又一次站上了“風口”。
國內蠶桑版圖西移 四川始終位居前三
四川是世界蠶絲業發祥地之一,有5000多年栽桑養蠶歷史,素有“蠶叢古國”之稱,也是蠶神嫘祖的故鄉。作為“南方絲綢之路”起點、蜀錦的發源地,絲綢成為最具傳統歷史、最具文化內涵的名片。四川,也一直是全國主要的傳統蠶桑產區和優質繭絲生產基地。
計劃經濟時代,江蘇、浙江、四川曾是全國蠶桑產業三甲?!吧鲜兰o八十年代中期最輝煌時,四川絲綢出口曾占全省出口創匯總額的三分之一?!敝袊z綢協會副會長、四川省絲綢協會會長陳祥平記憶猶新。
由于比較效益不斷降低,東部發達地區蠶桑產業規模萎縮現象嚴重?!梆B蠶、繅絲屬勞動密集型產業?!笔⌒Q業總站站長楊彪介紹,前些年由于多種因素影響,蠶農積極性遭到重創,多地出現大面積砍伐桑樹的現象。
2006年,商務部啟動“東桑西移”戰略,蠶桑業主產區逐步向西轉移,西部多省借此東風迅速壯大,廣西桑園面積、蠶繭產量在此期間躍居全國第一,我省也穩中有增?!安还墚a業版圖如何變遷,四川蠶桑規模從未從全國前三中掉過隊?!标愊槠秸f。
省內蠶桑版圖也悄然發生變化:川東、川北山區及平原、盆地等傳統優勢產業區大幅緊縮,僅存零星產業帶;川南、攀西等氣候溫暖地區逐步密集壯大,形成了攀西、川南、川中北三大優勢蠶桑產業帶,面積已占全省桑園面積90%以上,寧南、高縣等20個重點縣蠶繭產量占全省總產量70%以上。
省農業廳數據顯示:2017年,全省桑園面積達195萬畝,養蠶210萬張,產繭8.1萬噸,桑園面積、蠶繭產量居全國第二位,蠶繭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2.98%,占全球總產量的9.6%。
手握國內最優質產品 “四川造”繭絲綢暢銷海內外
據中國纖維檢驗局發布的2016年全國桑蠶干繭質量公證檢驗報告,四川蠶繭的潔凈、解舒絲長、萬米吊糙、解舒率、光澤5項質量指標為全國最好水平?!敖阃顺龊?,優質繭絲就主要由四川提供?!睏畋氡硎?。
“我們是國內第一家獲得‘有機桑園和有機蠶繭’認證的企業;生產的生絲也獲得了歐盟有機生絲的認證?!睂幠峡h南絲路集團董事長林平自信滿滿。
“我們生產的超6A級生絲90%出口國外高端奢飾品企業?!本d陽天虹絲綢公司辦公室主任曾紅也十分自豪,2014年APEC領導人“新唐裝”和2016年G20峰會絲綢用(禮)品采用的生絲主要原料,就來自該公司。作為全國唯一一家春季只養雄蠶的企業,他們的雄蠶繭絲長近1200米,而普通繭絲只有800米。
“國內第一質量”背后,是四川蠶桑主產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:日照強,晝夜溫差大,通風干燥,利于桑樹營養物質積累;養蠶所需的光線、溫度、濕度等氣象要素分布均勻。
技術支撐強。5家省屬蠶種場從事蠶種選種、原種繁育,24家蠶種場從事一代雜交種的繁育,年制種200多萬張……確保了蠶桑質量的穩定可靠。
成本有競爭力?!巴恋?、勞動力等成本綜合算下來,東部地區養蠶成本要比我們高兩成?!眲⒑檎f。
再看加工領域?!拔覀兂晒ρ邪l出在國內領先的特寬幅高經密大提花真絲家紡家居面料,填補了四川生產寬幅高檔絲綢的空白?!币栏駹柤徔椘饭靖笨偨浝砬喔嬖V記者,依格爾與多家國內知名家紡品牌建立合作,產品售往美國等數十個國家。
目前,我省從桑到蠶到絲綢、服裝生產加工產業鏈完整。全省有繅絲企業70戶,2017年蠶絲產量占全國總產量23.36%;蠶絲及交織物占全國的27.63%,位居全國第二。全省規模以上桑果酒、桑果飲料及桑葉茶加工企業30余家,南充等地建立工業產業園,全省蠶桑農業產值突破70億元,蠶桑絲綢加工環節綜合產值達330億元。
國內需求迅速崛起 從“一根絲”向全產業鏈發力
從業30多年,陳祥平注意到了悄然發生的變化:計劃經濟時代,四川蠶桑產業出口曾占七成以上。近幾年,出口已降至不到五成。不僅如此,出口大頭從蠶繭變為生絲,近5年,絲綢和制成品又拔得頭籌?!叭ツ昀O絲漲價超30%,今年前幾個月數據看,出口利潤已經沒有內銷高了?!彼治?,背后只有一個原因:國內需求崛起。
屈燕深有感觸:“中國人自古就有絲綢情結,現在生活水平高了,出去旅游的孃孃哪個不戴絲巾?這就是市場!”
四川蠶桑產業正重新變為朝陽產業。怎樣擁抱新春天?在楊彪看來,新一輪發展必須改變僅為“一粒繭”“一根絲”攢勁的傳統思路。
他進一步解釋:以前桑樹的根、莖、葉、花、果及蠶蛹、蠶蛾、蠶沙等資源大量閑置,蠶桑資源利用率不足3%,下一步方向清晰:用一片桑葉撐起整個繭絲產業,用一根枝條培育優質食用菌產業,用一粒桑果打造特色漿果產業,用一塊桑園發展林下綜合養殖。
綿陽市涪城區楊家鎮的蠶農田華不僅種桑養蠶,還嘗試利用桑樹枝葉、谷殼為基質種蘑菇,每畝桑園起碼增收2000元?!吧Vψ鳛槭秤镁?,蛋白質含量是普通基料的七八倍,一畝桑園可年產一噸桑枝?!睏畋虢榻B。
“我種桑但不養蠶,而是釀酒?!彼拇ň嗐K酒業公司董事長王國友介紹,公司釀造高品質桑葚系列紅酒,大大提升果桑附加值。桑葉茶、食用蠶蛹、蛹蛋白、葉綠素銅鈉鹽等也是開發新方向。依格爾公司投入數百萬元建了一座絲綢博物館,門票免費,每年能吸引20多萬名游客,旅游綜合收入達3000多萬元。
珙縣蠶農們在桑園里套種紫薯、蔬菜等,并在桑園推行養殖土雞、黑豬等,形成套種循環經濟模式。全縣60個貧困村33個栽桑養蠶,32.2%的貧困戶參與?!叭司鶅僧€桑,脫貧奔小康”,蠶業綜合利用成為我省多個貧困縣的脫貧支柱產業。
興文縣是全省5個重度石漠化縣之一,而“桑樹根系發達,抗旱性強,固土效果明顯?!币速e蠶業管理站站長何建梅說,這就使得蠶桑產業在石漠化地區還有著非常重要的生態功能。
打造全球知名優勢產業 朝陽照進現實還需補齊短板
“‘十三五’期間,要把四川蠶桑產業打造成為優質高效、多元發展、全國領先、世界知名的優勢產業?!笔∞r業廳產業處處長胡強表示,省農業廳已將蠶桑產業確定為優勢產業發展。
朝陽照進現實,還有很多軟肋。業內人士認為,在產業鏈上,四川主要以原材料和初加工產品供應為主,為他人作嫁衣,精深加工和品牌上競爭力薄弱?!拔覀兊木I緞不輸于江浙,但大部分印染卻只能拿到江浙做?!标愊槠秸f,缺乏像當年閬中絲綢廠等響當當的大型龍頭企業牽引。
“利潤的大頭都被知名絲綢品牌和終端零售拿走了?!鼻嗵寡?,雖然依格爾等眾多省內企業大力打造自有品牌,但看到成效仍需時日。
另一方面,養蠶人越來越少?!爸饕莿趧恿ν度氡容^效益反差大造成的?!眱冉袞|興區蠶桑繭管理局副局長高立平分析,傳統模式養蠶大多數地方一年只能養三到四季,每家每季最多養3張蠶種,需要兩個以上勞動力,收入最多1.2萬多元。而兩個勞動力外出務工,一年收入5萬元并不難。
令人欣喜的是,蠶桑業在我省多地正越來越有吸引力。天虹絲綢公司進行了有益探索:農戶分散經營,由公司負責技術指導和采購,為增強蠶農的產業黏性,公司與蠶農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關系?!澳壳肮窘?000畝標準桑園中,除7個自營示范農場外,全部被返包,其中返包20畝以上的專業大戶達300余戶,多為返鄉創業人員?!痹t表示。
科技手段也在發力。天虹絲綢公司成功研發空中滑軌式多層可變蠶臺、移動蠶盒車、自動上蔟旋轉架等多項專利產品,養蠶的生產效率提升10倍以上。
“近年來‘川貨全國行’和‘萬企出國門’等活動已推動四川企業不斷拓內銷、走出去?!标愊槠奖硎?,還要持續打造產品、企業和區域品牌,實現數量型發展向品牌經營轉變,只有工業加工真正強起來,才能持續帶動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。
(來源:《四川日報》,2018年4月24日,第10版)